• 主页 > 体育问答
  • 心衰患者如何科学运动?专家解析运动对心衰的益处与注意事项

    心力衰竭是一种以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为特征的复杂临床综合征,具体表现为收缩或舒张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泵血不足或心室压力增高,不能满足机体正常需要,导致呼吸困难等症状和疲劳。很多心力衰竭患者对运动心存疑虑,担心运动会加重病情。但根据《中国慢性心力衰竭心脏康复专家共识》及相关研究显示,适当的运动对于心力衰竭症状相对稳定的患者来说其实是有益的。

    一些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在住院期间症状得到改善。回家后,他们担心心力衰竭,不敢运动。他们整天平躺在床上。这并不能改善心脏功能,而且长期卧床会引起褥疮,增加肺栓塞的风险。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吧。看看如何在优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科学锻炼。

    有氧运动心衰_心衰氧气_心衰运动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患者在心力衰竭症状未得到控制或处于心力衰竭急性期时应避免运动。医生评估心衰症状相对稳定后,患者就可以开始适度的运动,并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的建议开始早期渐进的运动康复计划。在早期渐进式康复锻炼中,患者可以选择小肌群阻力训练、灵活性训练和呼吸肌训练。

    心衰运动_有氧运动心衰_心衰氧气

    对于小肌群的阻力训练,可以根据肌力测试的结果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建议采用低强度的阻力运动,如使用小哑铃、弹力带、沙袋,或者进行克服自身体重的训练。训练应一次针对一个主要肌肉群。例如,上肢肌群、核心肌群、下肢肌群可以在不同的日子交替训练。每个肌群每周应训练2至3次。同一肌群的训练时间至少间隔10分钟。 48小时。训练目标是每个肌群每次训练1到3组,从第1组开始,逐渐完成每组10到15次。组间休息 2 至 3 分钟,以确保心率加快。

    在灵活性练习方面,患者可以选择动态拉伸(有节奏的、快速的、多次重复同一动作)和静态拉伸(缓慢的、连续拉伸到一定的运动范围,同时保持静止)。对于关键肌群,应该拉伸3到5次,每次持续20到30秒,运动频率建议每周2到3次。进行柔韧性练习时,应根据动作的难易程度和幅度,循序渐进,量力而行,防止肌肉拉伤。

    心衰运动_有氧运动心衰_心衰氧气

    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呼吸肌萎缩,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因此呼吸肌训练就显得尤为必要。荷唇呼吸训练,即练习时双唇半闭(捏住双唇)时呼气,类似吹口哨的口形,使空气从双唇之间缓慢而均匀地吹出,当吸气,闭上嘴,通过鼻子慢慢吸气。 ,屏住呼吸一会儿,然后卷起嘴唇呼气,吸气与呼气时间的比例为1:2。腹式呼吸训练,即患者以舒适的姿势站立或坐,左手放在胸前,右手放在腹部,通过鼻子缓慢地深吸气,尽力使腹部鼓起,然后呼吸通过嘴,尽力将腹部收拢(此时嘴形如鱼嘴),深呼吸,尽量将呼气时间延长至10分钟/次左右。

    以上是早期渐进练习。如果心力衰竭患者能够耐受上述运动,并且病情稳定,没有出现乏力、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可见功能状态正在逐渐改善,患者可以进行康复治疗。再次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下一阶段的运动康复计划,增加适量的有氧运动训练,同时还会根据患者的年龄、运动喜好、运动情况给出运动处方。条件和限制因素。运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遵循科学原则和个性化调整计划,才能改善心力衰竭,提高生活质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sdsxlhb.com/html/tiyuwenda/709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